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

希伯來語(四):傳統節期

利未記23章提到了7個節期,現在仍為猶太人所遵守。認識以色列的節期,不僅使我們對猶太淵源更加了解,也更認識神歷來的救贖計劃。利未記二十三章按季節次序列出了這7個節期,就是逾越節、無酵節、初熟節、五旬節、吹角節、贖罪日及住棚節。



逾越節Passover 
Pesach (in Hebrew)
Pesach

逾越節 (出埃及記 12; 利未記 23:5) 開始於尼散月十四日(宗教曆的正月,即西曆3月至4月期間),連接七天,每天要獻許多祭,頭一日和第七日休息,給百姓守嚴肅會。 逾越節是三大節日中第一個(其他兩個是七七節和住棚節)。 猶太男丁每年要在這三個大節上示羅守節 (聖殿完成後上耶路撒冷守節)。 逾越節原本分為逾越節和除酵節 (利未記 23:6-8),但後來猶太人將兩個節期合為一個。 這兩個節期是關連的。 逾越節是記念在離開埃及的前一夜,天使擊殺埃及地所有的長子,卻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,拯救了以色列各家。 除酵節是記念在埃及匆忙離開的苦境,當時甚至沒時間讓麵酵發起來。

預備逾越節

逾越節需要很多預備工夫。正月初十要挑選一隻無瑕疵的羊羔,留在家中到十四日,這就是逾越節的羊羔。 逾越節前夕,家中所有的酵和有酵之物都要取出來燒掉 (出埃及記 12:19)。 這代表離開寄居埃及時的罪惡生活。

逾越節筵席

正月十四日逾越節那天,在黃昏的時候,要宰殺逾越節的羊羔,用火烤了、與無酵餅和苦菜同吃。 羊羔的骨頭一根都不可折斷。 無酵餅造法簡單,只用麵粉和水而成,且很快烤好。 逾越節筵席含義豐富:羊羔的血代表罪得潔淨、苦菜代表在埃及為奴的苦況、無酵餅代表純潔。

耶穌 - 最後的逾越節羊羔

耶穌是最後的逾越節羊羔 (哥林多前書 5:7-8)。 正月初十將羊羔帶入家中那天,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。 逾越節前夕祂被帶到巡撫彼拉多前受審,卻查不出罪來,成就了無瑕疵羊羔的要求。 在正月十四日逾越節那天,耶穌被釘十架 (約翰福音 19:14)。 約下午三時耶穌說:「父啊,我將我靈魂交在你手裡。」就斷了氣,這時正是宰殺逾越節羊羔的時間。 逾越節的羊羔一根骨頭都不可折斷,但當時釘十架通常是用打斷犯人雙腿來結束生命的。 當釘在十架上時,人要拼命一蹬,把腿伸直,才可吸一口氣。 雙腿斷了便不能蹬起呼吸,很快就死去。 但兵丁見耶穌已經死了,便沒有打斷祂的小腿骨,這就應驗了有關彌賽亞的預言 (詩篇 34:20), 也成就了逾越節羊羔骨頭不可折斷的要求。

除酵節 Festival of Unleavened Bread
חג המוציא 
Chag Hamotzi

正月十五日,開始慶祝除酵節 (利未記 23:6-8)。 一連七天到廿一日,百姓要吃無酵餅。

第一天和第七天有嚴肅會,不可作工 (利未記 23:7, 民數記 28:18,25)。

初熟節 Day of First Fruits
י֥וֹם הביכורים
Yom HaBikkurim

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,除酵節的第二天定為初熟節。 祭司將初熟的莊稼一捆搖一搖 (利未記 23:10-12),跟七七節一樣。 但初熟節是慶祝大麥收成,七七節是慶祝小麥收成。

耶穌 - 初熟的果子

初熟節是「在安息日的次日」,即尼散月十六日 (利未記 23:11) ,也是主耶穌復活的那天。 所以復活的主耶穌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(哥林多前書 15:20)。

祭祀

除了每日早晚所常獻的燔祭以外, 除酵節期間每日獻羊羔七隻、公牛犢兩隻、公綿羊一隻為燔祭,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,以及同獻的素祭和奠祭 (利未記 23:8, 民數記 28:16-31):

燔祭 贖罪祭
公牛犢 公綿羊 公羊羔 公山羊
1 2 1 7 1
2 2 1 7 1
3 2 1 7 1
4 2 1 7 1
5 2 1 7 1
6 2 1 7 1
7 2 1 7 1
14 7 49 7
所有的燔祭都要與素祭和奠祭同獻。

補過逾越節

以珥月十四日(宗教曆的二月,即西曆4月至5月期間)是補過逾越節。 是特別為那些在上月因不潔或遠行不能參加逾越節的人而設的。

補過逾越節的起因記載於民數記 9:1-14。 當時有些人因接觸了死屍而不潔,不能守逾越節。 他們來到摩西和亞倫面前,提出他們因為不潔而不能在所定的日期守節,要求給他們另一次機會。 神因此讓他們在一個月後補過逾越節。

補過逾越節讓我們思想到神的恩典憐憫。 當我們犯罪(不潔)或離開神(遠行)時,祂必賜我們多一次機會,讓我們可以回到神面前,認罪悔改。

來源:
2. Jewish 101. "Pesach: Passover." http://www.jewfaq.org/holidaya.htm 
3. The Wild Olive. "Pessach - Passover. The Last Supper - The Seder." http://fp.thebeers.f9.co.uk/pessach.htm 
4. Deem, Richard. "How the Passover Reveals Jesus Christ." http://www.geocities.com/CapeCanaveral/Lab/6562/apologetics/passover.html 


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

希伯來語(三):簡單用語

שלום
Shalom

相信很多人也聽過或知道「Shalom」這個希伯來語是「平安」的意思。猶太人一見面就會以「Shalom」彼此問候。

如果我們查考原文,這個字的意思含有豐富的深意。除了和平沒有戰爭,還指身體上的安康、健全,在數字上代表完全,與人和神的關係上和睦、友好,心情上的平靜和滿足。的確是很美好的祝福,難怪猶太人會以「Shalom」問候。

下面還有一些希伯來語的日常用語:

בוקר טוב
Boker tov
Good morning

לילה טוב
Laila tov
Good night

זה בסדר
Ze beseder
OK

תודה
Toda
Thank you


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

希伯來語(二):名字


猶太人十分重視名字,我們有時候可以從名字窺探他們的一生。當猶太人的生命出現了轉變及改變時,他們可能會改名字,或神會賜他們一個新名字。例如信心之父阿伯拉罕(意即一大群人的父親 或 一大群人的首領」)的本名是阿伯蘭,意思為「被高舉之父」,神後來給他改了一個新名字(創17:5)。另一個例子是路得的婆婆,她本名是拿俄米(即我的喜悅」),但因經歷了喪夫及喪子之痛,於是把自己的名字改為瑪拉,是的意思。

同樣,神也有祂的名字。神名字的希伯來語是יהוה,以英文來寫即YHWH。本來神已經給了我們這個名字的讀音,但後來因為猶太人「不可妄稱神的名」這個傳統而以主Adonai來代替了YHWH,後來慢慢地失去了神名字的讀音。到了中世紀末,有學者提議把Adonai的原音塞進去YHWH,變成了Jehovah(即耶和華),於是我們現在手上的中文聖經多把神的名字譯為耶和華。可惜,這並不是正確的讀音。現代學者大多認為Yahweh(雅偉,有些譯作「雅威」、「雅赫維」)是較為準確的讀法。

名字代表了一個人的生命,神對人的期望。所以很多時候教會的弟兄姊妹會為自己改一個新英文名,以代表生命新一頁的開展。下面在網上搜索了一些聖經女子英文名,讓大家參考。


1. 亞比該(Abigail)


意思是「她是喜樂」(撒母耳記上25章)

亞比該表現了她的開朗,在任何場合都帶給人歡愉。這個女人是聰明俊美的人,她秀外慧中,才貌兼備,還很敬虔,她認識神。雖然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家庭裡,但她仍舊潔身自守。有人稱讚她說:「她調和兩種品德,那對任何人都是極具價值的品德,尤其對男人更加重要,賢慧妻子的機智,與良善婦女的敬虔。」

2. 以斯帖(Esther)

意思是「一顆星」、「好運氣」。現代則稱之為「希望之星」、「歡樂之星」、「卓越之星」(以斯帖記)

對以斯帖的同胞而言,她就代表了這 一切,因為她從滅族邊緣中把同胞拯救回來。她本來隱藏在監護人家裡,同時也隱瞞籍貫宗族,後來卻成為赫赫有名的波斯王后。她被稱為一個有明智判斷的女人,並且有著偉大的自制力,肯為同胞甘冒一死,在君王威儀無比的金杖前屈身,結果不但救了同胞也救了自己。

3. 底波拉(Deborah)

含義是「蜜蜂」(士師記4-5章)

這是一位大無畏的愛國女英雄,在舊約所有的婦女當中是突出的。她是一位女士師,常給百姓審理案件。她又是一位女戰士,鼓勵士師巴拉推翻壓迫者的轄制,拯救國家,甚至伴著巴拉率領軍隊出戰,最終獲得全勝,她善戰的英名因此永垂不朽。她把以色列人從殘酷的敵人手中拯救出來,她的績如此輝煌,是因為她的心與神緊密連結。

4. 哈拿(Hannah)

有美麗動人的含意,如「優雅」或「恩惠」,稍加改變即成為順口的Ann,Anne或Anna(撒母耳記上1章)

哈拿沒有生育,內心感到非常愁苦,但卻不停止禱告。她在聖殿向神禱告,如果祂賜她一個兒子,她會把他歸給神,全然由祂使用!神答允她的所求,這個盼望已久的孩子終於來臨,她給他起名叫撒母耳,這就是以色列歷史上顯赫有名的領袖。哈拿的禱告蒙了應允,就還了願。這個女人是理想母性的化身,她不住的 禱告,蒙了神豐盛的祝福。

5. 夏娃 (Eve)

「生命」或「賜生命」的意思(創世記3-4章)

她是首位活在世上的女人,是世上最美麗的女人,也是首位被稱為妻子的女人和首位母親。神造了人類的始祖亞當之後,又給他造了一個女人,讓這個女 人成為亞當的配偶和夥伴,正如中國的「好」字,男人獨居不好,有了女人才合成「好」字。現在人稱配偶為「另一半」是對的。這是人類的第一個家庭,人類的生 命從夏娃身上繁衍出來。後來夏娃因被蛇誘惑,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又給丈夫亞當吃了,便陷在罪中,並將罪性遺留給後代。

6. 以利沙伯(Elisabeth)

意思是「神是我的誓約」或「神的敬拜者」(路加福音1章)

她是一個特別蒙恩的女子,在年紀老邁時生了一個兒子,就是施浸約翰,他是耶穌傳道的先鋒。她也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表姊,為人充滿恩慈與喜樂, 對神也滿有盼望。後來,多少女王、王后與婦女都喜愛以利沙伯這個名字。在美國,約有二百萬的女性採用這個光榮的名字。如果所有叫這個名字的都「在神面前都是義人」,沒有可指摘的,那麼她們在自己的國家和社會裡,將是何等大的屬靈力量。

7. 多加 (Dorcas)

意思是「小牡花鹿」或「大眼羚羊」,是俊美的標誌(使徒行傳9章)

她是一位女慈善家,常用雙手為教會與社區裡的寡婦和窮苦之人縫製外衣和內衣。聖經說她「廣行善事,多施賙濟」,這使她聲名遠播。後來她去世了, 所有受過她恩惠的人都穿著她所縫製的衣服,為她料理後事,為她哭泣。使徒彼得非常感動,就把多加復活過來,與她同在的聖徒和寡婦們多麼的歡欣快樂。而從死 裡復活的多加,必定更加致力拿起針線,説明一切有需要的人。

8. 友尼基(Eunice)

含意是「美好的勝利」,這是一個表達快樂或美滿得勝的名字(提摩太后書1章)

友尼基實在名副其實,因為她用聖經勸誡、教導、養育她的兒子提摩太。她的母親是羅以(Lois,意思是「適合」或「合意的」),她們母女二人令人欽佩之處,在於她們對提摩太信仰上的影響,使他從小就明白聖經。這兩位屬神的婦女教導提摩太走當行的道。我們從她們身上所要學習的,在家庭裡該積極培養信仰。

9. 呂底亞(Lydia)

意思是「彎曲」(使徒行傳16章)

她是馬其頓的推雅推喇人,經營紫色布生意。在這繁華的都市中,她是事業成功的。有才幹、熱心、專注而敏銳,這使她致富。她又是一個虔誠 的婦女,每天都要到河邊禱告,有機會在那裡認識保羅,而且光榮的成為保羅在歐洲傳福音時,首位被帶領信主的人。她接著就爭取她的僕人們信主,並且她開放家 庭舉行敬拜,很可能第一間教會就是在她家成立的。

10. 馬大(Martha)

名字的意思是女性的「主」(路加福音10章等)

她是馬利亞和拉撒路的姐姐,與他們一同住在伯大尼。因她較年長,因此一切家計全由她承擔。就是在這個溫暖與招待殷勤的家,耶穌找到了安舒,祂愛住在他們的家。由於馬大盡力招待耶穌,忙不過來,以致向耶穌抱怨妹妹不予幫忙,因而受耶穌一次的責備。耶穌提醒她,她已經容許實在的事情紛擾心靈的活動 了。然而,馬大仍然是耶穌所愛的。

11. 馬利亞(耶穌的母親)(Mary)

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名字,而且有「背叛者」、「苦」的意思(馬太福音1章等)

這位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歷史中是最突出最受尊榮的女子,以致數以萬計的人把自己的女兒起名叫馬利亞。在西方國家中,這個名字一向為人所喜愛。

神在眾多猶太童貞女當中,只揀選馬利亞這樣一個寒微的村女,成為蒙大恩的女子──神兒子耶穌基督的母親。而且她「尊主為大」,以神而歡樂,向神發出頌讚,那一首《尊主頌》更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之一。

12. 馬利亞(抹大拉的)(Mary)

含有「背叛者」、「苦」的意思(馬太福音27章等)

這位馬利亞以̀「抹大拉」而與其它同名者有別,這是她的出生地。她很富有,但有精神病,耶穌醫好了她。從此她就跟隨耶穌,服事祂,又用自己的財物 供給祂。她對耶穌非常忠心,在耶穌被捕受審期間,她一直在那一群跟隨者當中;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,她靠近十字架下陪伴著;當耶穌被埋在墳墓裡,她就獨自 來探視墓穴;當耶穌從死裡復活,第一個認出祂的也是她;耶穌於是任命她為第一位傳送祂復活資訊的使者。

13. 馬利亞(伯大尼的)(Mary)

這名字含有「背叛者」、「苦」的意思(約翰福音11章)

這位馬利亞是馬大的妹妹。這對姊妹都愛耶穌,耶穌也愛她們。她們還有一個弟弟,名叫拉撒路,她們一家人住在伯大尼。馬利亞最喜歡安靜地坐在基督 的腳前,聽祂講道,基督稱讚她,說她選擇了「那上好的」。當耶穌使她的弟弟從墳墓裡起死回生,她心存感恩地用一瓶極貴的真哪躂香膏膏祂的腳,再用她的頭髮擦乾香膏,耶穌稱讚她所做的是件美事,又說她是為祂的安葬之日存留的。

14. 米利暗(Miriam)

意思是含有「背叛者」、「苦」(出埃及記15章)


這個名字十分適合米利暗本人,由於她的嫉妒,她的命運極為苦澀。她是以色列人偉大領袖的姐姐。她小時候,在埃及尼羅河畔,以她的機智聰明救了她的嬰兒弟弟摩西的性命。當摩西日後成為以色列的英雄,她都一直在他的左右支持他。當摩西率領兩百萬以色列民眾渡過紅海,她就帶領以色列的婦女唱詩、跳舞讃美神。雖然米利暗後來因嫉妒摩西,而犯上了嚴重的錯誤,但她仍是聖經中第一位被稱為「女先知」的人。

15. 拿俄米(Naomi)

含有「我的喜樂」,「我的福氣」的意思,這是一個暗示女性嫵媚、嫻淑、漂亮的名字(路得記)

拿俄米的前半生是很苦的,當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相繼離世後,只剩下媳婦路得陪伴她。她為路得獻計,促成她與財主波阿斯的婚姻。拿俄米不自私的對待路得,而且與路得的情誼深厚,彼此間沒有年齡的隔膜。後來路得生了第一個兒子,在抱去給祖母拿俄米看時,拿俄米內心真是歡喜快樂,本來失去兒媳,現在卻一併獲得兒媳與孫兒。

16. 非比(Phoebe)

有如月亮般皎潔的意思(羅馬書16章)

她是個虔誠的基督徒,由於忠心地服事教會,而成為教會的女執事。她很愛護教會的弟兄姊妹,常常仁慈地對待他們和幫助他們,深得人們的尊重,保羅也大大的讚揚她。

17. 百基拉(Priscilla)

意思是「老舊、老式的簡樸」。(使徒行傳18章)

百基拉的丈夫是亞居拉,二人非常恩愛。她是丈夫工作上(織帳棚)的好幫手,在聖經真理上也一起追求,在教會中又同心勞苦與服事。後來他們成為保羅傳道事工上的好同工、生活工作上的好夥伴,更是他的好朋友,給予他照顧和關懷,保羅對他們有高度的推崇。

18. 拉結(Rachel)

雅各的愛妻,名字的意思是「母羊」,多少是鍾愛的昵稱(創世記29章)

拉結天生麗質,雅各對她一見傾心,認定她是心目中的妻子。為了她而服事她父親七年,怎料他為岳父所騙,在結婚的那一夜,新娘子竟是拉結的姐姐利亞。但雅各情願為拉結再服事岳父七年。他們成婚後,拉結不能生育,而抑鬱寡歡。後來拉結終於誕下約瑟和便雅憫兩個兒子,可惜當她生便雅憫的時候,因難 產而死。雅各把她葬在伯利恒的路旁,並在她的墓前立了一座碑紀念她。在以後的年代中,拉結的墳墓成了出名的地理標誌。

19. 喇合(Rahab)

含意是「寬敞」(約書亞記2章)

她是耶利哥城的一個妓女。在以色列人攻取耶利哥時,約書亞所派遣的兩個探子躲藏在她的屋子裡,她沒有把他們檢舉出來,反而敬畏他們的神,救了他 們二人的性命,她無懼國人知情後對她加諸殺害。她的勇敢使她的名字留在耶穌家譜裡,又為希伯來書(第十一章)作者列為信心偉人之一。不要放棄生命中的每一個處境——神會救你。

20. 利百加(Rebecca)

意思是「繩套」,這字應用到女性身上,則表示她身材美好、面貌秀麗、男人都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(創世記24章)

利百加的繩套牢牢地綁在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頸項上。以撒與利百加的故事,像一首充滿愛情與柔美的詩歌,自古以來就為人所傳頌不已,至今依 舊傳為美談。當以撒娶了她之後,與她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了二十年,利百加才給他生了兩個孿生兒子,取名以掃與雅各。神給亞伯拉罕「多國之父」的應許 乃由這雙孫子開始實現。

21. 路得(Ruth)

這個名字在女孩子當中是最流行的一個,它的意思是「值得看的」或「友誼」。相關的含義是嬰兒的美麗、可愛,和溫柔,這與路得的性格相合(路得記)

路得為人忠誠,在她還年青時,丈夫便離世了,她和她的嫂子決定留在婆婆拿俄米的身邊(這三個女人都是寡婦),不回娘家去。惟經婆婆勸導下,路得 的嫂子終於離開,只有路得堅持留下來陪伴婆婆,神也因此而賜福她。她離開自己的國家,跟隨拿俄米往猶大的伯利恒去。她殷勤地在田間拾麥穗,供養婆婆。後來遇上了敬虔又富有的波阿斯,並且嫁給了他,生了俄備得,他就是大衛王的祖先。忠誠會帶來賞報——神會多方賜福的。

22. 撒拉(Sarah)

有公主的意思(創世記17章)

她是信心之父和多國之父——亞伯拉罕的妻子,因此,她是「信心之母」,也成了許多民族之母。她長得非常的美麗,即使年紀高達九十歲,她依舊漂亮如昔,以至亞伯拉罕擔心那些作王的,會為她的美色所迷,而認妻作妹,以保性命,幸好神保守了他們。在撒拉九十歲的時候,神應許他們將要生一個兒子,撒拉卻暗中偷笑,不相信神。但神的應許是真實的,一年之後,以撒果然出生了。神所應許必不落空。

23. 亞拿(Anna)

意思是「神的面或神的容貌」(路加福音2章)

她早年喪夫,是個寡婦。她也是個女先知,平素在聖殿裡,禁食禱告事奉神,並且長年期盼救主的降臨。當她得見小嬰孩耶穌的時候,她已經是年紀老邁、老眼昏花的了。她開始向主獻上感謝,又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。她對神的敬畏和信心得到了報償。

24. 約基別(Jochebed)

含意是「耶和華是榮耀」(出埃及記6章)

她生了三個孩子,他們各自成為有名的人。摩西後來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領袖與立法者。亞倫後來成為以色列的第一位大祭司,也是亞倫祭司家族的 始祖。米利暗後來成為有天才的女詩人與女先知。她在埃及的壓迫下,能挽回她男嬰的性命,所做的計劃,顯出她無比的勇氣和極大的信心,以致對以色列整個民族 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,所以她在希伯來書中被列在信心的女英雄當中。

25. 撒羅米(Salome)

是平安的意思(馬可福音15章)


她是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的母親,他們一家都是跟隨耶穌的人,而且雅各和約翰也是耶穌的門徒。她要為兩個兒子爭取高位,要求耶穌在祂 得國登上寶座之時,讓她兩個兒子一個坐在左邊,一個坐在右邊。她這樣做是代表了財富的驕傲,和追求世俗的權力。耶穌責備撒羅米不當的野心,並給予糾正,要她明白惟有經過犧牲的服事才能得著那至高的主權。


來源:
1. 福音電台: 獨一真神 http://www.fuyindiantai.org/sermon/totg01shendemingzi
2. 基督日報文章: 聖經中25個具有魅力的女性 (1-14)及聖經中25個具有魅力的女性 (15-25)

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

希伯來語(一):奇跡復活


希伯來語是舊約聖經的寫作語言。今年教會的目標是鼓勵弟兄姊妹在神的話語上進步,因此也希望透過學習希伯來語,以明白聖經更多。

希伯來語是猶太人的民族語言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。它有22個輔音字母,其文字從右往左書寫。希伯來語是以色列國的正式語言,使用人數750萬人(包括在西岸等地的使用者),195,375美國使用者。

西元70年,羅馬人毀掉了猶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。猶太人被逐出家園流落世界各地。他們使用寄居國的語言,致使希伯來語作為口語逐漸消失(但作為書面語繼續存在)。

19世紀後半葉,有一個猶太人決心復活希伯來語。他是立陶宛猶太青年埃裡澤•本•耶胡達(אֱלִיעֶזֶר בֶּן־יְהוּדָה Eliezer Ben-Yehuda)。

耶胡達決心在與其他猶太人交往時只說希伯來語。他的第一個孩子成了近2000 年來第一個把希伯來語當做母語來說的孩子。

後來,耶胡達找到了一些願意實踐他語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。他不僅要求他們積極使用希伯來語,還堅持要這批拓荒者的子女把它當做母語來學。不錯,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學校都講授希伯來語,但是僅作為一種瞭解宗教和經書的古語來講授。所以,耶胡達的要求對於祖居聖地的猶太人和定居多年的拓荒者來說,影響甚微。不過,年輕的移民們急於開創一種嶄新的生活,許多人樂於讓孩子去學這種未曾實踐過的語言。

1923年9月29日,英國託管當局承認了希伯來語的地位:“阿拉伯語、英語和希伯來語為該地區的官方語言。”

雖然希伯來語在1948年5月以色列國建立前後還經受了多次挑戰,移民數往往超過了原有居民數,然而希伯來語作為存活語言的地位從未動搖。


隨著猶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,希伯來語滅亡了兩千多年,但以色列建國後,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,象學外語一樣學習希伯來語並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去。希伯來語奇跡地復活了,這在世界語言歷史上是屬於絕無僅有的奇跡。今天的希伯來語,和兩千多年前的希伯來語是相通的。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到古以色列大衛王的年代。現代的以色列人基本可以聽得懂兩千多年前人們的對話。現代的言語能夠做到與兩千多年前的語言相通,這在世界上也是屬於絕無僅有的奇跡。

來源:百度百科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44717.htm

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

寬暢跳動




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裡,參加了基督門徒福音會復活節營「寬暢跳動」。當中看見不少雅偉父神的看顧和保守,以及天父給自己的提醒和學習。

「寬暢跳動」這主題出自以賽亞書60章5節。「寬暢」是廣大的意思,在廣東話裡也和「歡暢」同音。「跳動」的原文是d;x'pW\,意思是恐懼、敬畏。如何在敬畏神裡得到「寬暢」及「歡暢」,的確不是一門簡單的功課。

營會能夠順利進行並不是必然,天氣、場地、器材等等的配合,過程中見証了撒旦的攻擊。然而,因著教會整體的禱告呼求,父神的恩典充滿了整個營會。

在籌備營會的過程當中,天父經常提醒自己不要把這份服事當作一個個task,而是要如何配合教會整體。與弟兄姊妹合作也不是為他們決定什麼,而是與他們一起商討。有好幾次討論時第一時間發表自己的意見,顯得希望別人採用自己的提議。但神的靈提醒自己,問問別人的想法吧,應該是一起參與、商量。更重要的是,天父也和我們一同工作。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自己也不知道、不清楚,但父神透過不同的弟兄姊妹提醒自己。

當我們以敬畏神的心去做每一件事的時候,不再以人的方法而行,就會發現面前的路可以很闊很廣,生命的盼望和奇蹟是我們能夠「寬暢跳動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