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

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第四章(四)



三位一體第二大支柱:歌羅西書1章15-19節

歌羅西書 1:17 (和合本)
「他在萬有之先.萬有也靠他而立。」

對於「他在萬有之先」這一句經文,三位一體論者把「萬有」看作創世記的物質創造,把「之先」看為時間參照,因而有此結論:基督在創世以先已經存在(簡稱:先存性)。但其實保羅考慮的並非物質創造,而是代表了屬靈能力的「有位的、主治的、執政的、掌權的」,不論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。

「萬有之先」是在翻譯pro panton這一個希臘文詞語。Pro的意思可以是指位置上、時間上或等級上的優先(BDAD)。BDAG給pro下的第一個定義是"標誌著在某一對象的前面,之前,在前面,在",所以pro的首要意思並非時間上"之先"。因此,pro panton除了標誌著某一時間早於另一個時間(即早於、之前),也可以翻譯為「在萬物之上」,標誌著身份重要或等級優越。

西1:17整節上下文說的是基督的榮耀,顯然pro panton應理解為基督超越了萬有。下一節就明確證實了這一點:「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」(18節)。所以上下文是支持「在萬物之上」的解釋,排除了「時間早」的解釋。

西1:17的pro除了有上述兩個意思外(「時間早」對比「位分大」),還有第三種意思。它表達出:神現在所實施的計劃,其實早在創世之前就已經制定好了。在耶穌還沒有降世,還沒有被抬高至神的右手邊,成為萬有之上,這一切還沒有啟示給世人以前,雅偉早已經知道耶穌了(彼前1:20)。雅偉預知這一切,他不但早在創世以前就揀選了基督,還進而揀選了我們這些「在基督裡」的信徒(弗1:4)。

至於第二句「萬有也靠他而立」,大多數的英文聖經譯本的翻譯是”in him all things hold together”(萬有都在他裡面一同立住),但中文聖經譯本還是錯譯作「靠他」(by him)。

「一同立住」的希臘文原文是sunistemi,基本意思是在一起,或者緊緊聯合在一起。這樣就與弗1:10節「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,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」相呼應了。神在基督裡所成就的是全宇宙的救贖工程,這一點也可以在西1:19-20節見到。即便是「天上的」的事物,也「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」(20節),這是一個驚人的啟示。可見罪以及衝突蔓延到天上(參看啟12:7)。耶穌在十字架上流血又成就了何等大事,這種巨大的屬靈能力甚至讓靈界的權勢也與雅偉和好了。

以上為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的節錄和撮要,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,請參看《獨一的完全人》


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

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第四章(三)



三位一體第二大支柱:歌羅西書1章15-19節

在探討歌羅西書1章其他經文前,我們會多看幾個在歌羅西書出現的介詞結構,這些介詞結構跟保羅的整體教導息息相關。

1.「在主耶穌裡」
我們已經思考過「在基督裡」(en christo) 和「在他裡面」(en auto)。這兩個詞中,「基督」和「他」都是與格,而介詞en是帶與格。

「在主裡」(en kurio) 在新約出現了48次,除了一處例外,其他全部出現在保羅書信。這種與耶穌相關的en+與格的句式結構,在新約總共出現了141次(這48次再加上93次「在基督裡」或者「在他裡」,其中140次是出現在保羅書信中)。

2.「在神裡」
「在神裡」要麼是en theo,要麼是en to theo,兩者都符合en+與格的句式結構。例如帖前1:1中的「神」和「主耶穌基督」都是與格,因為共用了一個介詞"en"。意思是帖撒羅尼迦教會既在神裡、又在基督裡,某程度上相互關聯。在神裡就是在基督裡,在基督裡就是在神裡。這一點在保羅以下相關概念中強烈表達出來:「神在基督裡」(林後5:19; 羅6:11; 弗4:32; 腓3:14)、「基督在神裡面」(西3:3)、「在神面前和基督面前」(提後4:1)、「在基督和神的......裡」(弗5:5)。

3.「藉著基督」
「藉著基督」以及與基督相關的詞「藉著他」都屬於dia+屬格結構。

「藉著基督」的意思是基督是神成就永恆旨意,尤其是新的創造和救恩工程的媒介或中介。出現「藉著基督」或「藉著他」的經文,沒有一處是指創世記的創造,所有經文都是直接或間接地指新創造,這新創造是雅偉借著基督耶穌才有的。

其實所有用於耶穌的介詞,也用在神身上,但反之則不然。不是所有用於神的介詞,也用在了耶穌身上。特別是ek (從、出自),在講到創造萬有(ta panta)時,ek 用到了神身上,從未用在耶穌身上。

4.「萬有」
「萬有」(ta panta)在新約出現了35次,大多在保羅書信出現(30次)。Panton (「萬物」,例西1:17)也是保羅常用的字。

有時候「萬有」與神連用,也與基督連用。但萬物的創造者是神,不是基督。

5.「為基督」和「進入基督」
eis這個支配賓語的介詞,指入口、方向、限制、進入、向、朝著、為、中間。

其中兩種eis+賓格結構與我們的討論相關。第一種是eis christon(「進入基督」、「為基督」),新約出現了12次,大多在保羅書信出現(10次)。意思都是以基督為目標、對象或者目的。

第二種結構是eis auton(「進入他裡面」),出現了38次,大多數情況以耶穌為對象。保羅書信出現了8次(4次用於基督,3次用於神),有時帶有「為基督」的意思。例如西1:16節中的「為他」,表明基督是雅偉創造萬物的目標和原因。

這是聖經最重要的一個啟示,卻被三位一體論弄得平平淡淡。但按照聖經的一神論,雅偉創造萬物是為了一個人--耶穌基督這個真正的人,也是為了「在基督裡」的信徒,顯示出神對人的大愛。基督是雅偉的新創造的緣由和終極目標,因此基督在這個層面上是「首先的、末後的」(啟1:17),而這稱號也用在雅偉身上(賽41:4,44:6,48:12)。雅偉是一切的"阿拉法,俄梅戛;是初,是終"(啟21:6),而耶穌是「不能看見之神的像」(西1:15),是「首先的、末後的」(啟1:17,2:8),也是「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」那一位(來12:2)。

以上為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的節錄和撮要,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,請參看《獨一的完全人》



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

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第四章(二)


三位一體第二大支柱:歌羅西書1章15-19節


歌 羅 西 書 1:16 (和合本)

「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,無論是天上的,地上的;能看見的,不能看見的;或是有位的,主治的,執政的,掌權的;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,又是為他造的。」

「在基督裡」及「藉著基督」的含意


接下來會看看歌羅西書1:16這三個關鍵的介詞(en,dia,eis)。


第一個介詞(en+與格)是「在他裡面」的意思。在保羅的教導中,「在基督裡」以及各種類似的表達出現了93次,字義上沒有一次需要翻譯為「靠基督」。其中一、兩次翻譯成了「靠基督」(例如很多譯本對西1:16的翻譯),很明顯不是字義原因,而是教義原因。


查考歌羅西書1:16這節關鍵經文時,一定要將舊創造和新創造分開。這節經文說的是新創造,并非創世記的舊創造。第一,上一節經文(15節)說基督是「首生的」,在一切被造的以先,「首生的」指家中長子。我們借著「重生」或「從上頭而生」成了耶穌的弟兄,而耶穌是長子。第二,歌羅西書1:16所談及的創造,是說到了「天上的、地上的、能看見的、不能看見的」,這些指永恆的屬靈事物,可見所說的是新創造,而非舊創造。


新舊創造都是雅偉神創造的,但新創造與舊創造不同。新創造是「在基督裡」並且「藉著基督」(而不是「靠基督」)而創造。正因如此,西1:16出現了「在他裡面」(不是「靠他」)、「藉著他」、以及「為他」。新創造是「在基督裡」,因為雅偉在創造世界之前,已經考慮到了基督和新創造。之所以說新創造是藉基督,因為新創造是借著基督的受苦,流血才有的。


在保羅的教導中,「在基督裡」具有特殊含意:神是「在基督裡」行事的,尤其是救恩工作,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(林後5:19)。「在基督裡」是保羅的獨特用詞,在他的書信中經常出現(en christo, 出現了73次)。神是「在基督裡」成就救恩工作的,所以我們必須與基督聯合:如果我們「在基督裡」,那麼基督就在我們裡面(加2:20)。


有時候「在基督裡」也會說成「在他裡面」(en auto),歌羅西書1:16節就是這種形式(「萬有都是在他裡面造的」)。歌羅西書1:15-19節連用了幾次「在他裡面」、「藉著他」,環環相扣,一氣呵成,闡釋出基督在神永恆創造旨意中的崇高地位。但三位一體論者熱心推舉耶穌為萬物的創造主,就將歌羅西書1:16節說成萬物都是靠基督、藉著基督并且為基督造的。如此一來,在創造的工作上,三位一體神的另外兩個位格就沒什麼可參與了。在三位一體論者的聖經裡,顯然基督實際是他們惟一在乎的那位神。


羅馬書11:36「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,倚靠他,歸於他。」這裡的他不是指耶穌,因為前兩節經文(34節)引用了舊約,兩次提及雅偉。如果歌羅西書1:16節翻譯為「萬有都是靠他造的」,顯然兩者其中之一是錯了。三位一體論者不但說耶穌靠自己(「靠他」)創造了萬物,而且他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。如此自我中心的耶穌又如何與聖經捨己的耶穌相協調呢?


聖經描述的是不一樣的圖畫:從一開始,雅偉創造萬物的永恆計劃都與基督(「在基督裡」)相關。這計劃是「藉著基督」來完成的。這顯明了一件美事,原來神在考慮基督的前提下(即「為他」)而創造了萬物。基督是雅偉創造萬物的目標和原因!還有一點至關重要:神是在基督裡工作,建立神的子民。


以上為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的節錄和撮要,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,請參看《獨一的完全人》




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

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第四章(一)




三位一體第二大支柱:歌羅西書1章15-19節


歌羅西書1章15-19節是三位一體論的第二大支柱,因為這是三位一體論用以証明耶穌是神的一段主要經文,特別是將16節解讀成耶穌是萬物的創造主,所以耶穌是神。但我們下面會看到,這種解讀是錯誤的。


我們會先看16、17節,再將15節和18節連起來看,最後才看19節。


歌 羅 西 書 1:16 (和合本)
「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,無論是天上的,地上的;能看見的,不能看見的;或是有位的,主治的,執政的,掌權的;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,又是為他造的。」


是「在他⋯裡面」還是「靠他」?


16節的關鍵詞是en auto,直譯就是「在他裡面」(in him),即「因為萬有都是在他裡面造的」,他是指基督。NIV、NJB、RSV、NRSV、REB英譯本都正確地翻譯為「在他裡面」,而ESV、NASB、HCSB英譯本以及和合本都錯譯為「靠他」(by him)。


其實希臘介詞"en"跟英文介詞"in"意思相近。兩千多年前寫成的希臘文新約,英文譯本將 en auto 一詞幾乎百分之百、一致地(有些譯本出於教義原因,硬將西1:16節改為「靠他」)譯成了「在他裡面」(或者類似的詞),可見希臘文"en"的字義沒有什麼根本變化。而且大多數法語聖經將歌羅西書1章16節正確翻譯成了「在他裡面」。


若要忠於語法規則,忠於歌羅西書同一章內一致的用法,這一節的意思就必須是萬物都是「在他裡面」造的,而不是「靠他」。那為什麼有些譯本翻譯為「靠他」呢?這是故意要確立基督的先存性,即他參與了創世記的創造。同時,三位一體論者不明白兩個關鍵要點。第一,前一節經文(15節)稱耶穌為「首生的」,如果耶穌是創造萬物那一位,這句話就毫無意義。第二,翻譯成「靠他」是無視了保羅書信以「在他裡面」或者「在基督裡」為一個主導性概念。「在基督裏」是神做工的領域,神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(林後5:19)。因此「在基督裏」一詞的焦點是神而非基督。基督是首生,在一切被造的以先,因為神在他裏面創造了萬物,即是說,神創造萬物時早已考慮到基督,也代表基督是神創造萬物的原因,神創造萬物的美好旨意就此顯明了。

總括來說,歌羅西書1章16節的en auto,應該翻譯成「在他裡面」,不是「靠他」,原因如下:
  1. 既然字義就是「在他裡面」,沒有理由一定要改為「靠他」
  2. 希臘文en auto直譯過來就是「在他裡面」
  3. 前一節經文(15節)說基督是「首生的,在一切被造的以先」,如果16節翻譯為「萬物都是靠他造的」,那麼創造萬物的這位也是他的創造物中首生的了
  4. 這些將歌羅西書1章16節的en auto譯作「靠他」的英文譯本,在保羅書信中其他出現en auto之處,幾乎百分之百地譯成了「在他裡面」
  5. 「在他裡面」是証實了「在基督裡」這個原則,這是保羅基督論的根本原則



以上為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的節錄和撮要,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,請參看《獨一的完全人》


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

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第三章 (四)



以下是第三章第四部分的重點 - 神沒變成肉身,而是住在基督裏


(第三章主要探討約翰福音1章)


約翰福音1:14節
約翰福音的前言其實是詩歌語言,因此"道成了肉身",並不能理解為神變成了肉身。這句的意思實在是要說神"住在"耶穌彌賽亞裏面,來到了世上(西2:9)。在七十士譯本中,skēnē是住的名詞,可用作"雅偉的會幕"和"法櫃的帳幕",但約1:14的"住"卻用了動詞skēnoō,BDAG說也許這是表達神繼續住在以色列的"會幕"裏。約2:19就說到耶穌是神的殿,林前3:16也說過在基督裏的人也是神的殿。那麼,我們現在應該知道為何耶穌的言行如此有力了,因為雅偉神住在他裏面,正如耶穌經常都說是父神雅偉借著他行事及說話的。


約翰福音1:4-14多次提及光,讓我們聯想到創1:3"要有光"。光不但與榮耀相連(林後4:6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),也與生命相連(約1:4這生命就是人的光)。約翰福音1:9提到光,而雅偉就是"真光":詩84:11「雅偉神是日頭,是盾牌」,賽60:19「雅偉卻要作你永遠的光」既然神的豐盛住在耶穌裏,那雅偉的光必會透過耶穌而發射出來。啟21:23「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.因有 神的榮耀光照.又有羔羊為城的燈。」神就是光,羔羊耶穌就是燈,可見到約1:1的"道"就是雅偉。


彼得及約翰都是耶穌登山變像的見證人,所以彼得說耶穌的榮耀是從父神"得"的,父神就是"極大榮光",而約翰也說「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」。除此之外,四福音書亦同樣引用了以賽亞書40:3,當中"雅偉的榮耀"就在耶穌基督這"父獨生子"裏照耀了出來,在福音書中引用就是要宣告以賽亞的預言應驗了,雅偉在基督裏來到了世界。


約翰福音1:18節
不同的譯本,很多時因著不同因素而令經文被錯譯,若要認真解經便需將"公認文本"及UBS4/NA27/NA28文本都一同考慮,不能選擇一個排斥另一個。就拿約1:18為例,英語標準譯本(ESV)把monogenēs theos譯為"獨一神",霍爾曼基督教聖經則譯為"那位獨一的兒子",而新美國標準版聖經就譯為"獨生神"。ESV的翻譯其實邏輯上及神學上也有問題,上一句剛說到從來沒有人看見神,但耶穌若是獨一神,為何人能看見耶穌?又如果耶穌是獨一神,那麼父就不是神,這樣,三位一體也不能接受了。


新約中,惟獨約翰用monogenēs來形容耶穌,共用了五次(1:14 &18,3:16 & 18,4:9),都是指耶穌的。除了約1有文本出入問題,其餘的都沒有文本問題,並清楚的譯為"獨生子"。還有,新約中亦從未出現過"獨生神",為何某些譯本特意一反常規譯作"獨生神"呢?事實上大部分的新約文本都是譯作"獨生子"的。雖然新約中只有約翰把這字用在耶穌身上,但這字其實也曾指亞伯拉罕的獨子以撒(來11:7)及睚魯的獨生女(路8:42)等。


學者們都留意到monogenēs有兩個意思:"獨一"或"獨特",那麼約1:18應翻譯為"獨一的兒子"還是"獨生的兒子"更好?這視乎那一個意思更符合新約教導。若我們說是"獨一"就出現些問題,就是新舊約都曾出現過複數"神的兒子們",而耶穌既被稱為"長子"就意味他不是獨子了。加上在神的計劃裏,耶穌要"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"的,所以神的兒子是那些稱神為"阿爸父",與基督同作後嗣的人。從這方面看,若把monogenēs說成"獨子"就有解經問題,反而解釋為"獨特",則表達出約翰想突出耶穌的獨特性,因他是獨一的完全人,惟有他能完全將父顯出來,這樣理解才能與新約教導一致。


箴言8章
除了"道",有些三位一體論者也認為箴言中"智慧"是指基督。不過"智慧"並沒有參與在創造中,"智慧"只是神的一個屬性,並非神以外的一位獨立體。若我們看七十士譯本,就會發現箴言8:22說到神創造了智慧,不過這不代表神本來沒智慧,因為箴言8章是詩歌並且用了擬人化。

箴言本來就是一本教導智慧的書,凡尋求智慧的,就可從箴言中得智慧。箴言中的智慧原則完全體現在耶穌的生命、為人和教導上,而耶穌之所以完全,是離不開智慧這要素。聖經如此描述耶穌:有智慧、賜人智慧、配得智慧。聖經也說基督是神的智慧。

以上為《獨一的完全人》的節錄和撮要,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,請參看《獨一的完全人》